开云体育登录-里山三结束学的荣恢,克博森心杀涌第

  □ 乔振友 张建国 蒋德红

  走连队,进哨所,上训练场,走边防线……6月下旬以来,白山军分区邀请20多位吉林省内知名作家开展“作家走边关”活动。一个个感人的戍边故事,一幅幅动人的边关美景,流入作家的笔端。一篇篇精彩的文章,成为官兵自我教育的生动教材。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宋·陆游《初夏绝句》

  边关有最美的景

  “边防于我而言,只是一种神圣的称呼,一种令我敬仰而又无法走进和接触的形象。然而,当我走过我们边关将士每天踏过的那段艰辛路程,穿过那百里无人烟的无人区域,走进军营,听着高亢的训练口号,看着步伐整齐,长期训练有素的官兵,我脑中的边防才逐渐勾勒出来。这是一群无私、无怨、无悔奉献青春的平凡人,他们有血有肉、有感情。”第一次来边防部队的作家赵培光感触颇深。

  他的感受也是众多作家想要表达的。作家陈静是第一次走近边关、走近边关士兵。那天早晨,陈静随众多作家从边城临江逆流而上,一路的美景、一路呈现在眼前的小洋楼,一路数不尽的农家山庄……完全颠覆了她心里那个破败萧条的边关。“我深知社会发展的快速,但确是出于意料之外的。”站在十四道沟哨所门前,望着瞒眼的美景,她动情地说:“我深信,边关的美是祖国日新月异发展的见证,更是边关士兵用青春和热血忠诚守卫的见证。”

里山三结束学的荣恢,克博森心杀涌第

  那晚,这位作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提笔写下自己内心的感受:春天,他们与百花结伴,守候在祖国边疆;夏天,他们与烈日同行,跋涉在边防哨位;秋天,他们与金黄一色,映照出幸福安康;冬天,他们与飞雪共舞,奉献在祖国的边关。一批又一批的边防战士走过四季的每一个春夏秋冬,付出很多,得到很少。山高路远、贫苦陡峭、环境艰险的长白山上的每一寸土地,都留下过他们美丽的身影,都洋溢着他们粗犷的气息,都闪耀着他们无限的忠诚……

  什么也不说,祖国知道我。为了祖国的安宁,我们一代代边防官兵默默地收起孤独和苦闷,将青春挥洒在祖国东北的这片热土;为了边境的和谐,年轻的战士们在风雨中不断成长,在泥泞中不断历练,坚定地担负起守护边防一线的重任;为了驻地的发展,他们不畏艰难困苦,为民众无私奉献,用不屈的意志在祖国的边防线上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他们对祖国边防事业的坚定信念和无限忠诚,与日月同辉,感动并激励着来边关采访的每一个人。

  千里边关有美景。从长春而来的作家胡玫在微信朋友圈里写道:行走在千里边关,看到了一幅最美的景。边关的景,见证着祖国的繁荣,见证着边关人民的勤劳。在边关美景的最深处,我看到了戍边官兵默默奉献的背影!边关军人,无愧于这个时代最美、最可爱的人!

  “禄厚恩深何以报,惟当努力罄忠诚。”——宋·袁燮《赠京尹八首》

  边关有最忠诚的兵

  天刚下过雨,操场草坪略洼之处,还存着未渗入泥土的雨水。在该团教导队训练场上,一群官兵整齐列队,前扑,后倒,格斗,攀登……训练科目依次展开。

  几番下来,官兵前胸的衣,下身的裤,脚下的鞋,全是泥水,就连脸上都浅上了污泥。官兵不怕脏,不怕累的样子感动着在场的作家,不约而同地向官兵鼓掌致敬。

  这天,正是作家陈凤华的生日。陈凤华是第一次进军营,第一次在近距离地观看只有在电视荧屏里才能看到的军人格斗。

  “看着官兵精彩的演示,看着满身是泥的官兵,心疼着这群与我孩子同龄的小伙子们,我流泪了!”演示结束,陈凤华走到战士身边,与战士们合影留念,她还在微信朋友圈里写到:“这群年轻的士兵,给我的不仅仅是感动,他们以军人的绝对忠诚给了我满满的幸福!我们的生活,有了他们奉献才更感安全和幸福!”

  绝对忠诚,这是军人的无声誓言。这个团是有着光辉历史的标兵团,在80余年的战斗历程中,一代代官兵铭记和继承先辈的遗志,用忠诚的誓言谱写着新时代军人的新篇章。近几年,该团先后有7人次荣立一等功,32人次荣立二等功,有百余人次荣立三等功,在军以上组织的比武竞赛中,有百余官兵摘金夺银。

  团长王长义,当班长是精武标兵,任干部是各级典型。训练场上敢玩命,演习场上敢拼命。曾在一次演练中,右腿被树根划了一个大口子,鲜血直流,他从背囊里拿出随身携带的刀片、缝衣针,自己缝合伤口,人送雅号“拼命郎”。个人先后荣立二等功5次,三等功9次,2014年8月,被全国边防委授予“卫国戍边英雄”称号,受到习主席亲切接见;

  武教头燕继鹏,把带精兵当己任,把当好武教头当职责,先后6次带队参加军区、省军区军事比武,5次夺得总体冠军,个人获军区“爱军精武标兵”,集团军“爱尔纳·突击”侦察兵比武个人全能冠军等殊荣,荣立二等功3次,三等功5次;

  士官张国鹏,苦练军事技能,先后四次在军以上比武竞赛中夺得8枚金牌,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被评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

  ……

  在该团史馆,作家们看着荣誉墙上一位位荣誉满身的官兵,纷纷拿出手机留下士兵最美的瞬间。

  白山市作协副主席迟建边动情地说:“每个官兵的荣誉背后,都有与荣誉等身的汗水和血水,这些荣誉都是他们对党和人民绝对忠诚的最好诠释!”

  “化成铁,凝成钢,用太阳一样的温度,锻造着世界上最灼热的向往;用月亮一样的情怀,书写着人世间最忠诚的诗行。”回到机关,来自长春的作家黄春华动情地说:“行走在千里边关,我看到了一群对祖国最忠诚的官兵,他们默默地在边关守卫着祖国的安宁!”

  军人的忠诚,是血管里沸腾的血液,是生命中鲜活的灵魂。面对作家们的采访,二连士官田鹏道出了官兵的心声:“和平年代,边关军人戍边祖国安宁。一旦国家的主权、安全和统一受到挑战和侵犯,每个官兵将毅然决然,挺身而出,用热血和生命续写新一代精忠报国的胜利华章。”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边关有最动人的歌

  “为什么我们大路不走走小路;为什么我们不恋闹市钻山沟;为什么我们脚踏雷火不后退,面对死神不低头……”6月25日,当作家们乘坐的车还未驶进西马哨所,官兵们的歌声就传入了大家的耳朵。

  西马哨所,因哨所的兵老师而被驻地群众熟知。当作家们走进哨所,望着哨所墙上挂着的“学雷锋班”荣誉牌匾时,掀开了一段感动的故事。

  2003年秋,该部西马哨所驻地西马村,时任排长李迎鑫在群众工作时,发现远离乡镇的东马小学破败不堪。尤其由于缺乏师资力量,五、六年级的学生只能接受语文、数学等最基本的教育,学校一直没有开英语课,许多想学英语的孩子,只能捧着英语课本望“师”兴叹。

  想着孩子们的那些期待的眼神,那些渴求的目光,哨所具有中专文凭的战士欧阳晃荣联想到了自己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而上不起学的经历,想到了自己因家庭贫困而被迫辍学的酸楚。于是,经连队支部同意后,这个热爱孩子的边关士兵走上了三尺讲台,为学生执教英语课。这一执鞭,哨所7名官兵接力坚持了13年。13年来,他们设立“希望工程”为贫困学生捐款十余万元,资助了200多名失学儿童升入到高一级学校。

  “13年风雨征程,13年爱心接力,7任兵老师用实际行动彰显着人生大爱,诠释着真善美的含义。”听着“学雷锋班”班长刘国强的讲述,白山市作家协会主席尚书华动情地说:“他们用一颗颗赤诚之心给偏僻的山村带来了希望,给山沟沟里的娃娃们插上了放飞梦想的翅膀。官兵的爱,谱写着新时代的奉献之歌!”

  守卫边关,热爱边关,建设边关,奉献边关,边防官兵把爱化作最真切的行动扎根在边关。

  “天上的星星亮晶晶,边防军人和咱心连心,荒山坡地栽果树,穷山沟变成了聚宝盆。”这是流传在临江人民群众中的一首民谣。2003年8月,该部苇沙河哨所驻守在临江市的一个偏远山村。面对贫穷的山沟、泥泞的村路和驻地群众的期望,连队主动请缨,连续接力义务支援。

  一诺千金。当年10月,哨所官兵利用休息时间,肩扛手挖,夜以继日拉运、铺垫土石,将4.2公里泥泞小路变成土石公路。随后,农业科学专业毕业的该连指导员曾庆斌,主动请缨担任农民耕种的“技术辅导员”,并提出了“更新换代”改种经济作物的大胆想法。经过几户试种,年底试种的农民就尝到了甜头,现在当地农民已大面积进行了葡萄种植,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在老百姓中也流传了这样一个顺口溜:“玉米改种葡萄树,转年就成万元户。”

  投身驻地经济建设,参加抗洪抢险,帮扶贫困户、敬老院……一件件动人的故事,走上了作家的采访本;一个可爱的边关军人,走进作家们的心里,这些边防官兵用真实的行动,书写着对边区的爱。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行走在千里边关,作家们聆听着官兵的故事,感悟着边防军人的新风貌。作家顾文显举着厚厚的采访记录,对作家们说:“每一个边防官兵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支动人的歌。”

  人海茫茫,你不会认识我,我在遥远的路上风雨兼程。霓红闪闪,你不会发现我;我在高高的山上,戴月批星,花海柳浪,你不会找到我,我在天上默默的飞,我在水里悄悄的行。我情牵着你,我梦绕着你,情牵梦绕是那军人魂……

  采访结束,在归程的车上,一首《边关军魂》响了起来,作家们跟着旋律,默默地哼唱,眼前呈出的是一幅军民和谐的幸福场面……

网友留言(0 条)

发表评论